国产奶嘴价格联盟

“护士节”本报独家深度报道|重症监护室的8小时

2023-05-10 14:56:27


在医患关系日渐复杂、医患纠纷不断升级的今天,对医患关系的观察与报道自然十分重要。医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天然割裂,使得媒体和民众往往通过单一的视角和维度来审视和要求护士及其行为,复杂的医学知识和高级的医疗技术无形中隐藏了护士们充满人性温度的品性,护士们人性化和感性的一面往往很难被接触到。本文为记者根据在重症监护室中的田野笔记整理后形成。通过描述在重症监护室中护士们的主要活动,重现重症监护室内鲜为人知的护士形象与工作。


2018510日,星期四,22℃的清晨吹着舒爽的微风,与正午30℃左右毒辣的太阳相比,轻灰的天色倒叫人觉着快活。搭着公交车赶往医院,今天要去的是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联合心脏外科中心。尽管6点多就起来准备,可到达医院时已是837分,医生和护士们正在巡查病房。

从病房外往里望,坐在床头的患者消瘦疲倦,陪坐在她身边的大概是她的母亲,两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医生们说的话。因为隔得远,听不清他们所讲的内容,只见患者和家属努力地点头,时而简短地说上一两句。围站在床尾的医生大概有十来个,清一色的白大褂整齐肃然,难免令人心生惧意。床头床尾就像天平的两端,传达着极不平衡的观感。还好,穿着绿色工作服的护士李俊挨着患者站在她的身旁,与她一起面对着成群的医生,解释术语,安抚情绪。

李护士是这里的护士长,科室里大家称她李护。看到我站在门口,李护从病房出来,把我带到了重症监护室(ICU)前。她拿出隔离服,轻轻一扬,一片医院中常见的湖蓝色在我眼前漾开,看不见李护的脸,只听得她轻声说:“ICU是一个很特殊的环境,患者做完手术抵抗力很低……”她给我套上隔离衣,接着讲:“ICU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病房,也是比较害怕的一个地方。这个是帽子,你的手有点脏,不要动。”口气里有命令的语气,当然更多是体贴和专业严谨的关心。“果然是护士啊”,我心里想。

快而稳的语速、灵活有序的指间、坚定不飘忽的眼神无不透露着李护的专业。她很快帮我戴好了帽子,“等一下,你不要动,我帮你拿口罩。”穿上我的最后一件装备——鞋套,李护扫视了一下我,从她的眼神中我确认了一切就绪。

ICU病房前,黄色胶带在地上划出的方框,让人不自觉联想到孙悟空用金箍棒给唐僧划的保护圈,鲜红色的大字“入门请换鞋”贴在地上,“谢绝探视,非请勿入”的宋体黑字贴在门上,字虽不大,但有不容忽视的威慑感。

滴!终于,李护刷了她的通行卡,推开了ICU那扇坚实厚重而神秘的浅蓝色大门,这时是早晨900左右。踏进ICU,李护随手递过来“手消毒液”往我手上挤。那是医护人员常用的洗手液,隔一段时间搓一搓,让双手保持清洁。一抬头,李护熟练地拉开了横亘在门前的一道帘子,迎面的那扇大窗朝南,五月南方的阳光此时毫不含糊地投射进来,瞬间,整个ICU光亮地呈现在我眼前,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迈进ICU病房。

没来得及好奇张望,李护向我介绍了护士刘凡,说她是ICU的护士长,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向她请教。简单寒暄后,李护告诉我:“我都跟他们说过你今天会来,拍照的时候不要拍患者的脸,因为患者是有隐私权的。”随后,李护去病房看其他患者。

像被领到空旷草坪的孩子,终于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听完所有嘱咐,一句“你自己看看吧”解放了我贪婪的双眼,开始环视病房里的一切,有如孩子急切迈开脚步,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庞大的仪器与幼小的毛毛

这是一个大敞间,左右可以各摆放三张病床,我到时ICU中有5个患者。病床与病床间用帘子隔着,病房的中间有一条不足两米的通道,护士们的工作台就放在病床的尾端。患者的监护记录单、尺子、笔、医嘱单、玻璃瓶胶水一一放在台上。每张病床旁都配备了好多检测和抢救的仪器设备,显示屏上无法理解的术语加重了它们的高不可攀,仿佛是可以将我吞噬的庞然大物,我下意识地后退。

从远处观望,才惊觉:就是这些赤裸裸、冷冰冰的机器在维持着尚未脱险患者的生命,维系着家人的希望和医护人员的梦想。仪器们各自发出或“嘟嘟”或“呜呜”或“嘀嘀”的声音,频率响度各有不同,它们无心合鸣,却也渐渐成了ICU的背景音,我无法分辨哪个响声是从哪台机器中发出来的,意味着什么,好像每一个声响都是患者身体发出的警告,让我觉得紧张和不安。

“我给你找张凳子。”刘护轻声说。我猛一回头才发现,在门边离我最近的病床上,正躺着一个小小的婴儿,63厘米的身高与2米长的病床对比强烈。薄薄的枕头套横着盖,刚好覆盖全身。3个月大的孩子还没有自己的名字,负责护理他的护士张素芬叫他“毛毛”。


口含黄色奶嘴,鼻口处罩着橙色的雾化器,鲜艳的颜色点缀着小婴孩天然的可爱,小脑袋两旁装满水的蓝色医用手套像展开的天使翅膀,“这两个水枕可以给他降温,而且小孩的脖子是软的,这样可以把他的头固定住。”张护说。来到世间不足百日的毛毛双目炯炯有神,不停挥动着小拳头,盖好的被子被小脚一次次踢开,尚未掌握言语,无法大声哭喊找妈妈,四肢的不停运动是他本能的无声反抗,还是他向这个世界热情打的招呼?我无从知晓,看着他身旁缠绕的各种管道、电线,只觉得心疼。

定时定量给毛毛喂进药物,张护还不时检测他的体温,热了给他透透气,冷了盖好被子。看着他状态不错,张护决定把他抱起来,“该让毛毛起来见见世面了。”想不到,刚抱起来,毛毛竟然笑了,一直望着张护的那双小眼微微一弯,漂亮得像个天使。“哎呀,这是我们毛毛第一次笑啊,他妈妈应该还没见过他笑吧,这可是小毛毛掌握的新技能呀。”张护开心的语气里有母亲见证孩子成长般的自豪。我贪婪地分享着ICU内,护士与患者间不为人知的私有喜悦。


ICU外探头探脑的家属


接近上午10点了,ICU门口聚集了很多患者亲属。在ICU里,患者的家属不被允许进入病房陪伴亲人,每天的9点到10点是ICU患者家属询问病情的时间。ICU病房的大门时开时关,每当房门打开,总能看到家属们急切地站起来,伸长了脖子往里张望,希望能看一眼自己的亲人,ICU里有他们的牵挂。

家属的陪伴止步于ICU的大门之外,尽管病房内外的距离不过几米,但高超的医疗技术拉大了家属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患者和家属的微弱沟通,便是那盛着白粥的保温瓶。


“阿姨,你女儿把粥送来啦,你现在想吃吗?”刘护询问着8床的患者。8床的阿姨睡眼惺忪,言语微弱,点头应答。“好,那我们坐起来吃饭,我帮你把床摇起来,你别动。”门打开时,8床阿姨的女儿正站在门口探望,刘护提醒阿姨朝门口看,跟女儿打个招呼,阿姨有些回不过神,顺着护士手指的方向,缓缓地望向门口,女儿使劲地朝她招手,她淡淡一笑,又回头喝粥,女儿斜着身子望。

6床是一位20来岁的姑娘,她的妈妈从主治医生那里获得了难得的探视机会。穿好隔离服,她脚步急促,有些摇晃地来到女儿床边。看得出,陌生的ICU让她有些慌张,护士连续三遍说着“手不要碰到患者”让她更加无所适从,她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摆放她的双手,很多次尝试靠近女儿,然后又马上缩了回来。“我和爸爸都在门口等着你,你不用担心,好好养病,”妈妈对女儿说。“我和爸爸都在门口等着你”。她又重复了一遍。紧张的情绪让她面对自己的女儿时有些语无伦次,短暂的探视时间,她可能有无数的话想讲,但终究只能一遍遍重复“我和爸爸都在门口等着你”。几分钟后,女儿因为疲劳渐渐睡着,母亲扶着床沿,静静看着。护士提示时间差不多了,我站在刘护身边,仿佛是她的助手,母亲双手合十不断地对我们说着感谢的话。离开的时候,她又回望了几次,还张望了其他床的患者,是想给门外牵挂的心多带去一些讯息吧。这是我第一次直接面对ICU患者的家属,可我没有适当的机会直接与他们交谈,只能从片段中尽力体会他们的心境。


轻松的午饭时间


11:45左右,护士们轮流吃饭。医护人员在护士站的一个小房间里用餐,食堂送来的盒饭堆放在桌子上,护士们来了各自认领。我到的时候,张护和另外两个护士正在吃饭。

除下口罩的护士像解除战备的士兵,给人全新的感觉,空间里的氛围也轻松了不少。我一边吃饭一边听她们闲聊。那天中午,3位护士谈话的内容从ICU将接入的新患者,到护士们吃饭的喜好,抱怨食堂的伙食,到如何减肥,到怎么卸妆化妆……所有年轻女孩们会聊的,护士们同样关心。

短短的午饭时间令我感叹:在紧张和忙碌的工作之余,护士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有趣。若不是亲眼见闻,我几乎不会去想到这些。复杂的医学知识和高级的医疗技术无形中隐藏了护士们充满人性温度的品性,护士们人性化的一面往往很难被接触到。吃完饭戴上口罩,回到岗位的护士们重又收起午饭时间的玩闹幽默,沉着镇定是她们一贯展现给患者和家属的形象。


病床旁的守护


噔,噔,噔,噔……

嘚嘚嘚,嘚嘚嘚,嘚嘚嘚……

没想到在各种仪器声音的交响下,我竟然成功浅睡了一小会,醒来时已是下午2点。患者们大多睡至下午三点多。患者安睡期间,护士们坐在工作台前,仔细填写患者的监护记录单。


ICU护士的工作,除了日常给患者打针吃药、观察病情外,还要详细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填写专业的监护记录单。记录单记录了患者从早晨八点到第二天早晨七点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等几十项指标的情况,还包括患者几点钟吃了什么药,做了哪些检测,这是医生判断患者情况的重要依据,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误判而危及性命。密密麻麻的表格中跳动着红色的曲线和蓝色的数字,细看叫人晕眩,工作量之大、要求之高可想而知。除此,对患者身上各种管道的评估,对伤口和体温的观察,引流患者身体的排泄物,调整患者的睡姿……事无巨细,都是护士来完成。

“噔!噔!噔!”9床仪器急促的报警声打破了下午的平静。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护士们已经围聚到床沿。“没事没事,不怕啊,我们给您处理一下。”李护连声安抚。“正的179。”另一个护士看着仪器报数,医生答了一声“好”。我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医生护士们便解除了警报。李护走过来告诉我:“有时候患者突然一下子病情就变化了,护士第一时间发现处理,就比较容易转危为安。”她没有告诉我刚刚发生了什么,但就像大多数的患者家属,听着“转危为安”的字眼从护士口中说出,总会觉得心安。

ICU,前一秒钟各种专业术语夹杂着一个又一个不带单位的数字不停从护士们口中冒出;下一秒钟对着患者与家属说着“你今天精神非常不错!”“我们明天吃瘦肉粥好不好?”家长里短式接地气的言语。护士们在专业术语与亲切口语两种全然不同话语体系间不断来回,轻松切换,让我感到敬佩。

时间一转眼到了下午4点,是护士们交接班的时间。护士详细地交代了患者这八个小时中的情况,接下来八小时应该注意什么,吃什么药……我也到了下班的时间,跟护士们道别,走出ICU,我脱下隔离服,摘了口罩,洗了洗手离开医院。走出电梯,重又听见嘈杂的人声,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用力地呼吸了一口自由流动的空气,我一头扎进人群赶往下一场采访的目的地。

跳上公交车,一路上脑子里充满了今天的各种细节,孩子的笑脸、家属的焦灼、护士的专注,以及病房中仪器“噔噔噔”的声音,不断重现和回荡。最挥之不去的是李护今天说的一句话:“年轻时候当护士,觉得学习新技术、帮医生抢救患者就很有成就感,但做这一行久了,才知道比技术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安慰、鼓励往往对患者更有用,也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得更长久,更有幸福感。”

(根据受访者要求,文中张素芬为化名)

 

记者手记

ICU的患者大多无法表达意愿,医生和家属分别处于沉默的两端,连接起这条生命线的是护士。在ICU偶尔与护士们的闲聊里,护士们略有向我提及他们工作的辛苦,“我们就是白骨精,每天待在病房里,看似不用风吹日晒,但每天接触患者和伤口,其实一直在危险边缘徘徊……”面对这样直接的表达,我在肃然起敬的同时强烈地感受到护士们对我工作的期盼。我不知道我的文章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护士们的真实生存状态,但写此文章的初衷便是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让护士这个群体能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理解,让处于生命线两端的医生和家属,能够因此走得更近。

 

 致谢 

本文的形成特别得益于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联合心脏外科中心ICU的全体护士,特致谢忱!同时也非常感谢心脏外科的耿经理、郑俊斯,以及那些与病魔搏斗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

 

作者 | 本报记者 蔡妍虹 摄影报道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产奶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