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我们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最后发现,我们培养孩子最重要的,并不是知识,而是个性和创造力。
最近有几件事可以分享。
哈佛有个经典实验。它提出,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这样,给一个全新的知识,他不接受,给一个他曾经认识,但有部分新内容的,他也不接受,只有给他大部分东西他认识,少部分内容是他没掌握的,他才会接受。
这样回想起儿子最近的一个小故事。
他看小猪佩奇的绘本,发现里面的公牛先生,他就会去其他的绘本里找到同样的公牛先生,并告诉我另一个公牛先生在做什么。
或者看到有同样的狐狸先生的商店,他就会吵着要去找其他的绘本里的狐狸先生的商店。这时候我就趁机让他告诉我狐狸先生的商店里都卖些什么。
儿童把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联系起来的时候,学的就特别快,并且很有成就感。
比如前阵子他对二维码有兴趣,问我,这是什么,我告诉他这叫二维码。很快,他就能把家里的纸巾包装袋上,塑料袋上,广告牌上,塑料瓶上...所有能观察到的二维码告诉我。
走到大街上,把各种共享单车上的,商铺门口的,地上的广告,墙上贴的广告,称上供支付的所有二维码指上一遍。
这些二维码。出现的场景都不同,他也可以很快的在信息巨大的空间里快速的分辨出来,他抓住了共同的东西,抓住这个概念的内核。
我又进而教了他条形码。同样,他又很快找到所有商品的条形码。
我常常好奇儿童的思维是怎么样的,比如我儿子就经常重复对我说一个词,比如我告诉他一样东西,他就会一直说“啊?”“啊?”“啊?”,
像是一种没听到的回应,实际上他听到了,并且他内心在做处理,或者反复问一件事情十多遍,问我 “妈妈呢?,“妈妈呢?”“妈妈呢?””...,或者反复讲一句我听不懂的话“##¥#@@%”或者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很多遍。
他似乎是在感觉一种情绪,一个词语,感觉一种声音,一个场景,一种逻辑,然后内在进行组织归纳和分类。一直在将其内化。
好像你直接教一个孩子,这个东西是什么,似乎是一种不经过任何感受的抽象名词,只有他感觉了,这种概念才会形成,并且这期间的时间可能长短不定,要看这个孩子的认知是否延迟。
最近儿子喝完奶,就必须把奶瓶拆得零零碎碎,一直含着拆下来的奶嘴玩,我尝试告诉他,咬的感觉,叫“软”,这个东西叫“奶嘴”,或许下次他就能知道“软”是一种什么感觉。掌握了“软”,那下次我可能就会在他摸石头的时候教他“硬”这个词。
当孩子将一种概念掌握的时候,就会将概念普遍化。
比如儿子在“Dear Zoo”的绘本里发现需要用手打开笼子的地方有个供他手指翻开的圆, 他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这是一个“圆圈”, 他说,“游泳圈圈吗”?
我笑了,前两天他在马路上看见别的小朋友手里拿着这个东西问过我,我回答过他。
又过了一天,他看到火火兔的衣服上也有个圈,这个圈里面是那些按键,他就主动告诉我,“妈妈。这是圆圈,圈圈”。
他在楼下按门铃,按到0,他也会说,圈圈。
引导孩子把感觉走向概念的表达,我觉得比直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更好。
这句话让我想起,我们成年后,我们的父母常主观教我们好坏善恶,其实我们当时并不懂得如何分辨,想想,好像是一个道理。
孩子需要的是有人能将他当时的感觉用正确的词表达出来,一旦错过,就失去了这次学习的机会。
孩子是生活的观察着,像一个0,可以一直增加,孩子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对这个世界感觉的差异。有的人对生活对世界感觉丰富,可有的人却感受不到细腻生活,简陋粗糙。
我很赞同孩子要多接近大自然,运用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去感知周围的自然气息,自然而然自己的感觉能力就提高了。
我很喜欢《菲菲生气了》里面的一个场景,菲菲因为姐姐抢一个小猩猩玩具变得非常生气,像一座红红的火山,嘴里可以喷出火红的火焰,菲菲夺门而出,走到了森林里。她爬到树上,看着远处的河流和浪花,听见头顶的鸟叫还有松鼠吱吱的声音,花草树木都朝气盎然的,大自然慰藉了她,她不再生气了。回到家的时候,发现爸爸妈妈姐姐都在等她,她笑了很高兴,又可以跟姐姐一起玩了。
其实这个故事看上去简单,实际上是在表达人的情绪是可以通过自己来调节的,当人感受到自然的气场,心就平静了。
给儿子买的酷彼伴的玩具,在2岁3个月之前经历过无数次示范和自我搭建,一直被他摧毁摔的到处都是,也在一直重建。终于在2岁4个月的时候,他可以自由创造很多复杂的造型了,并且每搭一个自己没有拼过的,就问我,“这叫什么?”。我起了一个名字,他会很自豪的重复这个名字。在无数次摧毁和重建中,好像培养了一种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我并非刻意去教他搭一种造型,只是当他自己摆出来一个造型,我引导一个名字,我觉得这就足够了。他一开心,做事情就特别起劲。
可是这个起名也有点难,大人思维固化,不像孩子,不像诗人,也不是艺术家,好像起不了什么好名字。那只有拼了命发挥想象力啦!让自己尽量变成一个孩子,有一颗诗心。
---------by知道不知道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