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信息的刺激习以为常时,会不自觉寻求更多、更强的感官刺激,这种状态就像是“瘾君子“,对人的生理健康有很大危害。
碎片化信息更能影响我们的心理,最终反映在思考模式上。
brzezinski提出了“奶头乐”理论——tittytainment,是titty()与entertainment(娱乐)的合成词。
意思是说,要使80%的“边缘化”人口安分守己,消解他们精力和不满的情绪,就要给他们每人一个“奶嘴”——具体表现为大力发展娱乐产业,使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有释放精力的空间。
随着泛娱乐化时代的到来,大部分的人在接受着娱乐信息的同时,变成了得过且过的人。
诚然,虽然外界对这一理论尚存争议,娱乐的意义也不该被全面否定,但值得反思的是,把过多的娱乐当“止痛药”,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弊大于利。
浏览新闻,刷热搜榜,表面上在与世界进行联结,得到“我与这个世界相关”的错觉,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但其实我们所获得只是一个又一个知识碎片,难以互相联系成为知识网络。
互联网不断的信息打断和干扰,更让大脑难以进入深度思考的工作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越来越习惯浅阅读,而难以进行深度阅读。
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的深度思考能力就在信息洪流中渐渐被冲散。
正如《深度工作》作者Cal Newport所说,“如果你生活中每一刻无聊时光都用浏览智能手机打发的话,你的大脑已经被重新编排,出现了‘心智残疾’,此时你的大脑已经无法胜任深度工作了”。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引用前文提到的“奶头乐”这一观点时说,“今天的中国有两个新特点:第一是阶层开始出现固化,基层年轻人向上的空间似乎变得越来越小;
第二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资讯的收集越发方便、快捷,一切知识看起来似乎唾手可得,但反而让很多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那种突破自我、不断创新的社会精神也将渐渐消失。
我想,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只能够改变自己,让嘴巴不被布热津斯基的“奶嘴”塞进,让时间不被布热津斯基所说的发泄性娱乐和满足性娱乐塞满,让自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思考的能力。
我们能够做到的大概只有这一点。”
应对信息碎片化
是向自己主动发起的战争
如果碎片化是“魔鬼”,我们急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应对利器。
1、合理的自我控制
经常使用电子产品玩游戏、看视频,其实并不是在放松,我们的大脑在低负荷地运作并且消耗能量。
长时间沉迷,会引起大脑的慢性疲劳,精力分散,对信息不敏感。
所以在接收信息前,要多一步划分重要等级的流程,控制自己不要在不必要的信息上浪费过多时间,把要获取的信息当成一份食谱,吸收真正有用的,才有益于身心健康。
2、专注力需要科学锻炼
信息时代,用户注意力背后就是利益,信息生产者都纷纷争夺用户的注意力,专注越来越难。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Gloria Mark发现,平均而言,雇员只能不受干扰地在一个主题上坚持11分钟,而且这11分钟还会切割成若干个3分钟的小任务。
为了获取碎片化信息而保持的“随时在线”“随时被打断”的状态很容易会让大脑陷入注意力过度活跃障碍(BAHD),并且还会降低思考速度和工作效率。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Theo Compernolle认为,间歇性的压力才是健康的压力,才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完成任务。
大脑和机器一样,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正如我们经常强调的一样,劳逸结合会让工作效率更高。
适当远离手机(看完今天的文章以后),才能给大脑放个假。
3、筛选信息渠道
网络信息时代,对信息的甄别、质疑、批判能力,决定了“信息食谱”的质量。从海量信息中识别出真正有价值,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就像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新书《未来简史》结尾写到:
“过去想阻挡思想言论,做法是阻挡信息流通。但到了21世纪想阻挡思想言论,反而靠的是用不相关的信息把人淹没。在古代,力量来自有权获得资料。
而到今天,力量却是来自该忽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