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各省份的手足口病
已经陆续进入高发期,
多省报告病例明显增多。
专家提示,
早期识别重症是手足口病防治的关键。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为肠道病毒,有20 多种(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CA16) 、埃可病毒(ECHO)最为常见。
这些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中生存,不易被胃酸和胆汁灭活,主要侵犯手、足、口、臀4 个部位,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重症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 型病毒感染最为常见,该病毒会侵犯脑干,引起脑炎、脑干脑炎,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手足口病,尤其以5 岁以下婴幼儿为主,3岁(含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潜伏期多为2 天~10 天,平均3 天~5 天,多数患者可以自愈。手足口病从潜伏期至恢复期均有传染性,且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每年发病有2 个高峰,第1 次高发期出现在4 月~7 月,第2 次高发期出现在9 月~11 月。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手足口病患者中的隐性感染者和轻症患者人数较多,轻症患者约占感染者的90%。
手足口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也就是说,被患者的鼻腔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奶瓶、玩具等均具有传染性。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中生存与传播,75% 酒精和5% 来苏水均不能将其灭活,但此病毒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甲醛、碘酒都可将其灭活;当温度达50℃病毒即可迅速被灭活,温度为4℃ 病毒可存活1年,温度在零下20℃病毒可长期保存。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 左右。
患儿发热1天~2 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足、臀部,或在口腔黏膜出现分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或在手掌、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可受累。一般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
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仅出现在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少数重症病例(尤其是3 岁以下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天~5天左右会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是3 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并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1.患者持续高热不退;
2.患者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患者呼吸、心率增快;
4.患者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患者有高血压;
6.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患者的血糖高。
应对患者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患者饮食应清淡,注意休息并应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患者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1)控制颅内高压;
(2)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4)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监护。
(1)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吸氧;
(2)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并使用正压机械通气;
(4)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5)继发感染时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1)进行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治疗;
(2)功能康复治疗;
(3)中西医结合治疗。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家长应给儿童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6个月~5岁儿童应接种EV-A71疫苗,可起到早期预防的作用。
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为5 岁以下儿童,特别是6个月到5岁之间,其中6个月~12个月的儿童要优先接种EV-A71疫苗,做到早期预防,但接种EV-A71疫苗只能预防EV-A71 引起的重症和死亡,不能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不同的血清型,如果未经过病原学检测,不确定感染的是否为EV-A71,仍可以接种EV-A71 疫苗。基础免疫一般是两次,间隔一个月。疫苗是自费疫苗,家长可自愿选择,同时提醒家长,给孩子接种疫苗一定要到有资质的疫苗接种点接种。
资料来源于网络